煎饼摊一摆 33 年,市民排队打卡童年味道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雨潇 文 / 摄)早上九点,对许多早餐店来说,正是用餐高峰,但对凌晨两点半就出来摆摊,做肉末煎饼生意的董阿姨夫妇来说,一天的忙碌终于得以告一段落。
董阿姨夫妇的煎饼摊在南京南湖公交场站附近,生意火得不行,有时候顾客要排两小时才能买到一个煎饼。他们已经做了 33 年,曾经蹦蹦跳跳来吃煎饼的小朋友,早已长大成人,现在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买煎饼。
△董阿姨夫妻俩
鏊子上刷油、打蛋、铺饼,放上满满一勺肉末,再加入海带丝、土豆等配菜,不到两分钟,一个热腾腾的肉末煎饼就递到食客手上。做个煎饼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人多的时候,却要排上两个多小时队才能买到。" 他们家煎饼里的肉末特别好吃,别家都吃不到。来买本来就要排队,结果小年轻每天都来拍拍拍,发上网,这倒好,现在直接排不到了。" 吃了十多年煎饼的蔡阿姨发起了 " 牢骚 "。
" 小姑娘,放不放辣?"" 小伙子,薄脆还是油条?" 做煎饼的董阿姨,不时抬起头来问上几句。董阿姨名为董美玲,今年 63 岁的她,和丈夫纪汉东在南湖附近做肉末煎饼生意已有 33 年。凌晨两点半左右出摊,早上九点收摊,几十年来,老两口风雨无阻。" 除了年初一,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每天都出摊。不出不行啊,外面有顾客老早就排队了,不能让他们白等吧。"
△早上八点,还有不少人在排队买煎饼
纪汉东告诉记者,今年 8 月开始,陆续有人把他们做煎饼时的视频发到了网上,很多人看完视频找了过来,生意也比平时忙了不少," 从网上找过来的人太多了。昨天早上,就有两个小伙子看了抖音,从无锡坐高铁找来;前两天还有夫妻俩从徐州开车过来买。人多的时候,都要排到马路对面去了。"
" 挺大一份,肉末很香,辣椒酱也特别好吃。"" 饼皮和平时吃的山东煎饼不一样,不脆很软。肉末香混合着柔软饼皮,一口下去太满足了。"" 肉馅的煎饼还是很有特色的,好吃又不贵。" 前来打卡的网友不忘在网上晒出反馈。
△网友点评
董阿姨家的煎饼,一勺肉、一个蛋的常规款 8 块一个,对饭量小的人来说已经足够;饭量大的也可以点上 15 块的双蛋双肉 " 顶配 " 版。有排队的熟客告诉记者,这里的煎饼,和普通煎饼最大的不同就是里面多了一层厚厚的肉末,吃完有种满足感。" 上班路上买一个都成习惯了。他们家舍得下料,价格还实惠。"
其实,刚做生意时,董阿姨夫妻俩的煎饼还只是煎饼裹油条这样的常见版本,一毛二就能买到一个。偶然的一天,有客人边吃煎饼边感叹," 要是饼里面能加点肉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董美玲受到启发后,很快就做出了肉末版本的煎饼。想不到一拿出手,就很受顾客欢迎。夫妻俩的生意日益红火,而来自客人的反馈也越来越多。" 后来又有客人让我们加土豆、加油条、加火腿 …… 生活条件好了,大家的要求也多了,慢慢煎饼就成了现在这样。" 在纪汉东看来,生意要想红火,好吃固然重要,但顾客的支持和包容也同样重要。
△肉末煎饼
" 做小吃,今天咸了、明天淡了都是常有的事,顾客愿意每天来买,就是对我俩的包容。" 纪汉东告诉记者,不少客人都是他看着长大的,现在为人父母了,还是会带着家人过来,回忆童年的味道。" 他们能起个大早、大老远过来排队,我们哪还能忍心‘退休’?"
早上九点,把摊子收拾完,夫妻俩回到离摊位仅隔一条马路的家中。董美玲把酱料放入锅中熬好,收拾停当才回屋安心补觉。" 做酱费工夫,得提前准备才行。我白天还能多睡会,他睡到下午两点半就得出门买菜,买完菜回来估计要五点左右了,我再起床准备肉馅和配菜。" 董阿姨告诉记者,每天煎饼要用掉 50 斤左右的肉,光是准备肉末,就要花上一两个小时," 他们就是冲着肉末来的,肯定要用心准备好才行。"
△准备好的肉末
和煎饼打了 33 年交道的夫妻俩,提起煎饼劲头满满。" 虽然也想过不做了,但看到客人大冷天还在排队、听到他们一句句喊着‘阿姨’,还是舍不得。我俩身体好着呢,还能接着做下去。" 董美玲说。
- 标签:亿逆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