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安徽无为:脱贫户的幸福年
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走亲戚,脱贫户王夕保也不例外。
一大早,王夕保和妻子郑金玲就骑着电动车,去镇上的超市,精心挑选了正月走亲戚的新年礼盒,忙活了一上午,两口子满载而归。
王夕保是无为市陡沟镇王房自然村的脱贫户,以前,这样的生活一家子想都不敢想,尤其到了年关,看着两个孩子渴望的眼神,王夕保就开始发愁。
在过去,王夕保一家4口,仅靠8亩地维持生计,还要供两个女儿上学,妻子早年就患有肺气肿,生活过得是捉襟见肘,直到2016年才出现转变。当年,村里不但给王夕保夫妇安排上了道路保洁和防溺水看护两个公益性岗位,还给家里装上了光伏发电设备,加上平日里在家门口打点零工,日子这才渐渐有了起色。
王夕保和妻子郑金玲。人民网 陶涛摄
赶上了脱贫的好政策,王夕保的干劲儿更足了。2016年,他们不仅还清了外债,还顺利脱了贫,这让一家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两口子还建起了“幸福家庭账本”,将收入、开支以及日常花销都记到上面,一年的收益一目了然:公益性岗位7600元、光伏发电3060元、家门口打零工2万元、孩子的助学金5000元……每看一回写在账本上的工整字迹,王夕保就心里头默念一遍,今年收入比去年又窜出了一节。
和王夕保一样,陡沟镇庙后村的脱贫户吴学林,今年也迎来一个幸福年。
66岁的吴学林,不仅是村里的脱贫之星,还是孝老爱亲的“芜湖好人”。但凡提到他,村民都说,“陆贵香找了个好男人,又要干活,又要伺候家里,担子都压在他一人身上。”
1990年,原本幸福的5口之家,因妻子陆贵香的一场疾病被彻底改变。当年只有28岁的陆贵香突发脊髓灰质炎,四处求医没有好转,还拖了一身子的债。
“自打生病后,老吴是既要照顾3个孩子,又要照顾我,家里的9亩2分地,还不能丢下,那是一家子全年的口粮。”在床上一躺就是31年的陆贵香回忆道,稻子熟了,白天收不过来,老吴就夜里爬起来打着灯去地里收,就连孩子读书的学费,都是老师帮着垫付,等到地里有了收成再给还上。
说起过去的苦,陆贵香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7年,搭上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老吴不仅在村里当上了绿化工,家里的瓦房也重新得以翻新。同样是赶上了脱贫的好政策,陆贵香每年又能领取到额外的重疾补贴,这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脱贫户吴学林。人民网 陶涛摄
如今,孩子们大了,也都成了家,9亩多土地流转了出去,老吴现在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妻子身上,正是有了他的悉心照料,陆贵香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瘫痪了30多年的病人。
老吴是个热心肠,逢上村里谁家办事,他都主动去帮着烧大席。“过去家里困难,乡里乡亲的没少搭把手,现在日子好了,自然不能忘了这份情。”吴学林说。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远在外地的儿子不能回来,但嫁到隔壁村的女儿,早就商量好了陪父母过个团圆年。这不,有着一手好厨艺的老吴,早早地就腌制好了鱼肉,准备一展身手。
“过去家里穷,怕过年,现在生活好起来了,开始盼着过年。”从“怕过年”到“盼过年”,老吴家的幸福年是脱贫户生活改善的缩影。
采访结束,车行陡沟镇的路上,车窗外村民的笑脸、绿油油的田地、生机勃勃的扶贫项目,以及沿路家家户户修葺一新的住房,一一掠过,目之所及,满眼是希望!
- 标签:家传成栋美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