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让人觉得很“安逸”
自古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的美丽似乎从不缺少生态环境的点缀。“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唐代诗人李白曾用这样的诗句描绘自己眼中的成都。无论是“锦水东流绕锦城”的秀美,又或是“水绿天青不起尘”的清新,都感叹出成都的田园之美、自然之美。
抬头,“成都蓝”频现,朝霞夕阳轮番“做客”;推窗,收获“雪山惊喜”,一幅幅坐城观山的照片成为成都的“城市明信片”;远眺,规划中1.69万公里长的绿道将成为世界城市绿道之最,让绿意渗透进城市肌理。
俯仰之间,成都蓝天“气质”更佳,山水“颜值”更高,市民可触可感的“绿色福利”正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按照“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要求,对于成都而言,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这一重大建设正是着眼于满足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必然之势。
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成都坚持把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城市规划修编、公园城市建设、社区发展治理、乡村振兴推进等重要工作部署的逻辑起点,以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线,更加深入地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模式上求突破、在改进能源结构上促变革,让生态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守好战略定位 用法律制度夯实责任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成都坚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命题入手,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治,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一条制度健全、法治完善之路徐徐铺展开来。
生态环保的方圆,从建章立制开始。
成都一直以来压实压紧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健全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修订《成都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推动市级各部门明确其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在机构改革上,新组建的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整合划转发改、国土、水务、农业4个部门6项职责,实现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贯通,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了多头管理的状况,在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上强化了统一监管。
在规范考核方面,成都积极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碳排放约束制度等,严格落实“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作为约束性目标对各区(市)县进行考核”制度,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政绩考核问责。
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既需建章立制,更需法治护航。
成都坚持科学立法,针对区域特点,陆续出台《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等11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其中《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成为率先在国内为城市特定区域生态保护出台的地方条例。
据了解,新环保法实施以来至今年10月底,成都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823件、处罚金额4.69亿元,检察机关起诉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48件601人,并办理全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这些数字,代表着成都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底线。
做好“加减法” 用过硬行动直击问题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程,是一场需要排除万难的攻坚战,高瞻远瞩的科学谋略、整体统筹必不可少,而愚公移山、始终不渝的苦干、实干更是至关重要。
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是成都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提升、推进区域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综合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手段。
加法,以规划引领城市格局变迁第一步。成都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科学划分“三区三线”,明确到2020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78%,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加法,以产业先行激发绿色经济新动能。成都编制《成都市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发展“九大产业形态”,实施“十二大应用场景”。集聚发展环保集成服务产业,引领全市逐步形成链条完备、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发展格局。
加法,以绿色空间搭建城市绿色生长骨架。成都规划建设世界最长的绿道体系和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累计建成超过3000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约10万亩,上百个规划建设的城市公园星罗棋布,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雏形初现。
减法,牢牢揪住污染存量的“牛鼻子”。成都大力实施“三治一增”,对“散乱污”企业和集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分类处置。两年来,成都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1.41万户,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并于2017年底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对4.2万余台工程机械发放环保标识,强化柴油货车排放达标监管。
减法,紧紧锁住三大污染的“咽喉”。碧水、蓝天、净土一直是成都绿色生态的鲜亮底色,为此,成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污染网格化精准管控方案,强化工业减排、移动污染源管控和扬尘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深化生产、生活、生态“三水共治”,创新区域供排净治一体化机制,持续加强优良水体保护和流域水生态修复。实施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固体危险废弃物处置能力建设,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加法,瞄准自然生态的“量质齐升”,加的是绿色崛起砝码,加的是民生幸福指数;减法,瞄准污染治理的“量源双降”,减的是阻碍发展的牵绊,减的是人民心头的隐忧。加减之间,是成都赢得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的必胜决心。
巩固治理成效 用生态底色引领风尚
让绿水青山产生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一曲绿色“交响曲”在蓉城大地奏鸣。
天蓝,每逢晴天成都都能接连收获“雪山惊喜”。一幅幅坐城观雪山的照片频频刷爆朋友圈,照片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山峰,甚至“蜀山之王”贡嘎山都清晰可见。截至今年11月22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达264天,优良率为81%,再度创下201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水清,微风和煦,草长莺飞。如今,市民沿着锦江漫步,与昔日黑臭水沟告别,被誉为“很安逸”的南河正是成都“治水十条”发挥成效的一个有力证明。成都还深入推进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突出三源齐控、三水共治,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时发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水润天府的大美画卷正逐步展现在市民眼前。
地绿,每逢周末,慢跑、骑行的人们成为天府绿道上的一道风景,这俨然成为演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画面。伴随着天府绿道网络的扩增,成都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守护青山绿水,绿色低碳出行为城市“增光添彩”。据了解,2018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升至53.3%,骑车出行减排量居全球12个样板城市第三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9.2万辆,西南地区首个加氢站投运,城区交通拥堵指数在全国堵城排名中连续两年下降到20名以外。
绿色社会风尚在成都兴起,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未来,成都还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注入绿色动力,让蓉城继续保持蓝天碧水超高“颜值”,让生态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为老百姓留住更多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作者 李妮斯)
- 标签: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