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消费投诉频发 市民要留意健身陷阱
因资金链问题," 悦动 " 健身 7 家门店先后关门歇业。近两年来,南宁市健身行业消费投诉频发,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接到消费投诉 3165 件,其中,健身会馆停业关门、跑路占九成。对此,12315 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擦亮眼睛,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2019 年 10 月以来,南宁市 " 悦动 " 健身 7 家门店先后关门歇业。就在健身馆运营不正常期间,依然有市民新办会员。去年 12 月 2 日,市民宋女士交了 1000 元预付款入会,之后健身馆关门,而宋女士的健身卡一次也没有用过。
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共接到 " 悦动 " 健身预付卡消费投诉人数为 1209 人,涉及金额约 418.2 万元,涉及企业共 7 家,其中兴宁区 2 家、青秀区 3 家、西乡塘区 1 家、良庆区 1 家。
据了解,南宁 " 悦动 " 健身的 7 家企业股东各有不同。其中,已核实的 6 家企业实际控制人均为邹某。案发后,邹某承诺,努力寻找第三方企业接纳 " 悦动 " 健身的会员。但截至目前,其无法兑现承诺。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已将相关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除涉及会员卡纠纷外," 悦动 " 健身还存在拖欠员工工资、劳动报酬等情况。截至目前,劳动保障维权大厅共接到 84 名劳动者投诉,合计金额 31.528 万元。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已成立专案组,处理相关案件。
近两年来,南宁市健身行业消费投诉频发。据统计,2018 年至 2019 年,全市共接到有关健身服务类投诉 3165 件,涉及经营主体总共 226 家,消费金额约 1076 万元。其中健身企业停业关门、跑路的投诉占健身服务总投诉量的九成。
为进一步规范健身行业经营行为,切实保障服务领域消费安全,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从 2019 年 12 月 20 日至 2020 年 3 月 10 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健身行业消费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在整治中,市场监管部门对开展预付式消费的经营主体进行重点调查,对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理;对卷款跑路且通过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主体,及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形成社会合力共治。另据了解,商务部门关于单用途预付卡的立法工作也在加快研讨推进中。
提醒
办理健身预付卡注意这五点
消费者在办理健身预付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12315 指挥中心发布今年第 1 号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事项:
一、慎重选择。在选择健身机构前,先确定商家是否有正规资质,要求商家出示营业执照和其他证照,并仔细核对该商家有无开展业务的资质。办卡时还要注意查看商家的房屋租赁合同或房产证,确定商家的经营期限。要多方考察健身机构,核实健身机构的资质、经营状态,选择规模较大、设备齐全、信誉良好的机构。
二、细化合同。在办理预付费卡的时候,要仔细了解和阅读办卡说明,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尽量对商家服务人员、服务项目、使用年限、退卡事宜等进行书面约定,将约定内容落实到纸面上,形成正式合同。
三、小额投入。对待商家宣传的优惠要保持清醒,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习惯进行充值,切莫被商家宣传优惠折扣迷惑而冲动消费,尽量避免一次性预存大笔金额,以免商家停业走人、携款潜逃导致自身财产损失。
四、留好证据。选择预付式消费后,一定要保存好预付凭证、合同或协议、宣传单、发票收据等证据,发生消费纠纷后能做到维权有据。
五、理性维权。如果与商家发生争议,首先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向有关部门投诉寻求帮助解决;对 " 关门跑路 " 的要妥善保管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记者梁静 实习生张威 通讯员熊至娟)
来源:南宁晚报
- 标签: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