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资讯  民生

线上找岗、产业稳岗、公益创岗

新华社南昌 3 月 28 日电(记者邬慧颖、熊家林)"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增加就业是有效直接的脱贫方式。疫情下,江西抓牢抓实就业扶贫,从就业需求入手,在帮助贫困群众复工返岗的基础上,新增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力捧上脱贫 " 硬饭碗 "。

3 月上旬,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管理处武陵村贫困户肖德莲成功找到了工作。

接到上班通知后,肖德莲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陈南京。" 小陈,龙马环卫公司刚打电话让我下周一去报到。多亏你们帮忙,疫情期间我还能找到工作,真是帮我们家解决了大问题!" 肖德莲说。

而这与蓉江新区人社局搭建的线上招聘平台密不可分。疫情期间,江西省各地打破传统招聘模式,由 " 线下 " 转为 " 线上 ",搭建各类就业平台,将全面摸排后的就业需求、用工需求数据化,让贫困户与企业 " 零距离 " 沟通,实现精准匹配。

截至 3 月 26 日,江西省返岗务工的贫困人口已达 109.8 万人,占去年底外出务工总数的 93.3%。目前还有意愿外出务工贫困人口 13.2 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畅通贫困户务工道路,江西不少地区不仅把贫困户送到企业,还把 " 工厂 " 搬到了贫困户家门口。

最近,江西省弋阳县港口镇上坊村扶贫车间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场面,村里贫困户开始忙活起来。扫健康码、测量体温、鞋底消毒 …… 一大早,准备进入扶贫车间的上坊村 62 岁贫困户黄美容正在接受防疫检查。

" 我们把扶贫车间的招工信息发至各村微信群、QQ 群等线上平台。扶贫车间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上班时间灵活,是一种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好办法。" 港口镇党委书记吴斌说。

江西省共有扶贫车间 2301 家,目前复工率为 98.83%。已复工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人口 16 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务工数为 2 万余人。

眼下,正值春季花卉育苗的黄金时期。3 月 27 日,在江西省大余县黄龙镇旱田村花卉苗木扶贫基地里,50 余名工人正在润盛园艺公司大棚内育苗、移摘、施肥。

" 我们夫妻俩都在基地上班,收入一直很稳定。我们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 在育苗大棚内,贫困户赵细妹满脸笑容地说。疫情期间,丈夫彭承瑞负责基地的消杀工作,2 月 24 日基地复工后,赵细妹也重回岗位。

像赵细妹一样,在花卉苗木扶贫基地,还有 20 余户贫困户也成了花农,常年在基地务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在江西,各地正加快推进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农业合作社复工复产,充分发挥 " 产业 + 就业 " 扶贫功能,保障贫困人口就业。

走进樟树市中洲乡西塘村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一株株枳壳树爬满山坡,绿意盎然。看着基地内贫困户在一株株枳壳树间播撒有机肥,江西欣飞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生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不久前杨伟生还在担心,800 多亩枳壳林即将挂果,但受疫情影响,到处买不到肥料。关键时刻,政府送来 1000 袋有机肥,解了燃眉之急。" 现在基地已经开工了,每天能挣 80 块钱!" 贫困户陈金兰说。

截至 3 月 13 日,江西 4 万多个具有扶贫功能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带贫益贫经营主体,复工率约达 95%。

" 年纪大了,没办法从事重体力活。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我能从事公益性岗位,生活有保障心里也有底。" 今年 3 月份,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大洲塘村 62 岁贫困户张木生成为村里的公共设施看护员,负责水沟清淤、器械管护等工作。

大洲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廖百川说,公益性岗位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目前大洲塘村已设立调解员、巡护员、光伏电站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能有效激发大伙儿想干活、想致富的内生动力。

除原有公益性岗位外,疫情期间,江西各地结合防疫消杀、巡查值守、宣传疏导等安排临时性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

最近,江西省遂川县左安镇东光村贫困户曾秀兰在疫情期间应聘成为村庄 " 厨娘 "。" 干部和乡亲们在村里的防疫卡口值班轮守,能让他们吃上热乎的饭菜,也算我为防疫出了一份力。" 曾秀兰说,她受疫情影响没出门务工,原本还在担心今年上半年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如今既能照顾家庭,每个月还有近 1000 元的收入。

江西省扶贫办副主任饶振华表示,江西将进一步加强排查,统筹谋划,分类施策,抓实做细贫困户就业帮扶工作,确保贫困户今年收入不减,实现稳定脱贫。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