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工业多项经济指标摘全国"第一"
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居全国第9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9、中部第1位……1月7日,记者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两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据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安徽省修订完善制造强省以及民营经济、数字经济、集成电路、机器人、中国声谷等政策,安排专项资金29.5亿元、支持项目3945个。 世界制造业大会完美收官,圆满完成展览展示、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5个平行论坛和民企项目对接等重大任务,集中签约民企合作项目201个、投资总额4396亿元;首次评选发布创新产品金奖50件、企业成长之星50家,首次发布全国云制造指数。 省部合作再结硕果,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及产业支撑平台汇聚开发者108万、应用产品超70万,“中国声谷”入园企业800家,实现营收800亿元。另外建成1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库,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80项,1-11月,全省技改投资增长13.8%。 数字经济强劲发力 去年,安徽省深入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芯屏器合”加速发展。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加快“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建设,全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长鑫存储芯片一期成功投产,集聚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链企业300余家,合肥“中国IC之都”初具规模。 京东方10.5代线实现满产,视涯硅基OLED微显示项目顺利投产,维信诺全柔OLED六代线项目顺利封顶,新型显示完成“从砂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 智能终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1-11月,全省生产微型计算机2002万台、彩电1663万台,分别居全国第5、第3位,全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100台、新能源汽车11.2万辆,智能手环出货量全球领先。 令人欣喜的是,“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正式获批,全省首个区域二级节点落户铜陵,3个信息消费项目、7个智慧健康养老项目、8个互联网+制造项目、13个制造业“双创”平台项目入围国家试点示范,“皖企登云”企业达5100家。 民营经济活力涌现 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安徽省制定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支持科创企业政策20条”,修订完成《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开展民营经济考核激励,首次兑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1.02万亩;建立省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直通车”制度,33位省领导联系帮扶67户重点民营企业。 企业培育体系逐步完善,打好“众创业、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强龙头”组合拳,举办“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建国家、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4家、30家。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户、成长型小微企业50户,3家企业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融资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募资45亿元以上、完成投资超25亿元,新增“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158家。1-11月,全省新增民营企业29.3万户,总数达132万户,增长20%。 先进制造加速升级 去年,安徽大力推进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先进制造加速升级。实施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3个、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双向进入”签约项目63项,创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49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 同时,培育智能工厂20个、数字化车间100个,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29个,7家企业中标国家强基项目、获补资金2.34亿元;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评选省级绿色工厂63家,23家工厂、82种产品、3个园区、4家供应链企业入选国家示范名单,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18.5%;培育国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40家,创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45个。 精品制造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培育省级新产品603个、“安徽工业精品”109个,界首市获评全省首个“国字号”县级“三品”战略示范城市,通威太阳能获全国质量标杆称号。持续开展“精品安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