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科大推荐方案进入新冠病毒诊疗第七版
点击视频了解中国科大研究成果 视频来源:中国科大提供
3 月 4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首次强调了对新冠肺炎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的应对,加入了免疫治疗与血液净化治疗两项方案。其中," 免疫治疗 " 就是中国科大魏海明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大附一院副院长、安徽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徐晓玲团队的基于 " 托珠单抗 " 免疫治疗方案。
在第七版诊疗方案
" 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 中指出
↓↓↓
免疫治疗:对于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检测 IL-6(白介素 6)水平升高者,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首次剂量 4-8mg/kg,推荐剂量为 400mg、0.9% 生理盐水稀释至 100ml,输注时间大于 1 小时;首次用药疗效不佳者,可在 12 小时后追加应用一次(剂量同前),累计给药次数最多 2 次,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800mg。注意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3 日上午,应国家卫健委要求,徐晓玲和魏海明分别在合肥和武汉通过视频,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医生进行了培训,接下来可望在全国推广应用。此前,中国科大专家组已经在火神山、雷神山和金银潭等医院开展推广。
疫情发生以后,中国科学院启动 " 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 " 专项攻关,成立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应对疫情科技攻关联合指挥部,将研究力量集中到合肥,依托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作为科技攻关任务的临床研究平台,汇集中国科大等相关研究力量,在病毒检测、流行病学分析、感染免疫机理与新治疗方法等方向重点攻关。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中国科大与安徽省卫健委共建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在安徽省卫健委支持下,中国科大附一院联合安徽省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加速推进 " 托珠单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据了解,魏海明团队与徐晓玲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炎症风暴的可能的关键机制。经中国科大附一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团队迅速开展了针对性研究。在临床研究中," 托珠单抗 + 常规治疗 " 的新治疗方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 月 15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曾介绍了中国科大在本次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任务中的最新进展,称 " 结果令人鼓舞 "。
2 月 25 日中午,由安徽省红十字会牵头组织,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成的抗疫专家医疗队抵达武汉,此行目的是在国家卫健委指导支持下,在武汉等地运用抗疫的安徽方案救治新冠肺炎病毒重症患者。
延伸阅读
- 标签: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