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安徽制造业:从数量扩张迈向质量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围绕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我省正着力抓好以“铜墙铁壁”为重点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前瞻布局,奋力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以“铜墙铁壁”为重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张铜箔,可以有多薄?铜陵有色给出的答案是:一张A4纸1/20的厚度。一吨铜锭5万元左右,一吨铜箔最高价值超过9万元。通过发展高精尖产品,吨铜的价值成倍增长。
铜陵有色安徽铜冠铜箔集团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生箔机上,收卷辊正卷起一卷卷金灿灿的电子铜箔。这些高精度电子铜箔,主要应用于高性能线路板及新能源储能电池。铜冠铜箔集团党委书记陆冰沪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抢抓5G新基建机遇,积极对标世界先进的5G通讯用电子铜箔制造企业,努力研发高端5G通讯用电子铜箔——HVLP铜箔,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我们的目标是实现‘领跑’,打造世界一流铜箔企业。”
铜陵有色也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在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持续发力,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奥炉改造工程”电解二期等项目已提前建成投产;7月底,安徽铜冠铜箔公司年产15000吨高精度特种电子铜箔扩建项目(二期Ⅱ段)全面投入调试。8月10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20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以278.1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456位,比上年前进5位。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项目,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去年9月进行战略重组后,马钢有了新定位——中国宝武“优特钢精品生产基地”。今年1月到7月,马钢钢产量同比增长6.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逆势实现“双升”。
在中国宝武马钢集团优质合金棒材车间,记者看到,智能化的生产车间里,粗轧机、中轧机等生产设备在有序运转,只有几名员工在现场进行设备维护管理。操作室里,各种智能设备和显示屏,正实时监控和显示着生产线各重点部位运行情况。操作室轧机调整工宛佳旺告诉记者:“通过我们的操作,可以实现全程‘一键式’轧钢。”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打造“高速轮轴、高档板带、精品长材”三大系列产品,在高速重载车轮、大功率机车轮、海洋石油平台用钢、汽车板等制造关键技术上,形成了独特技术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聚焦制造业提质升级,我省提出,将促进以“铜墙铁壁”为重点的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升级、数字转型、绿色制造、企业培育、技术改造、品质提升等重大工程,推进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
以“芯屏器合”为标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柔性和可折叠是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它可以使信息显示终端更加便携和功能多样化。8月25日,中国建材所属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柔性可折叠玻璃工业化生产在蚌埠启动,打造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标志着我省创新发展和硅基新材料产业再次取得重要成果。
紧跟电子信息产业柔性和可折叠发展趋势,凯盛科技集团利用自身在柔性触控玻璃的科研攻关和产业化能力,去年以来整合旗下企业优势,自主研发出高强度柔性玻璃配方以及减薄、强化、切割和成型加工新技术,生产出30微米至70微米厚度的主流规格超薄柔性玻璃,实现产品连续20万次弯折不破损,弯折半径小于1.5毫米,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形成了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打破国外垄断,从源头上保障了中国信息显示产业链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表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的攻关成功,是凯盛科技集团继2018年生产出世界最薄的0.12毫米超薄玻璃,2019年下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8.5代液晶显示玻璃基板后,2020年取得的又一个“卡脖子”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产品量产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把蚌埠打造成中国的柔性玻璃、可折叠玻璃、显示玻璃之都,让材料之都在显示玻璃领域闪闪发光。
陶铝新材料,强度、硬度超过钛合金,但体重更轻、“身价”更低。目前,陶铝新材料凭借优异性能,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的一批“卡脖子”难题,产业化规模日益扩大。
在淮北市政府的主动引进下,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在淮北成立,陶铝新材料开启产业化应用之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浩伟团队历时30年创新出让纳米级陶瓷从铝里“长”出来的“原位自生技术”,这样生成的陶铝新材料既强又轻,还有低成本、易加工的规模化应用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日前,淮北市出台专项政策支持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出分步设立累计不低于20亿元的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模式,专项用于扶持陶铝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此举将促进陶铝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同时带动更多制造业领域升级。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省明确,将扎实推进“三重一大”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巩固提升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技术和产业的并跑领跑地位,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十大新兴产业。
以“大智移云”为牵引,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
听过“黑灯工厂”吗?顾名思义,就是关掉灯,工厂也可以正常运行。在合肥,就有全球护理用品行业内第一家灌装包装车间“黑灯工厂”。
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黑灯工厂”,依托于预防性维护、过程质量控制(SPC)及3D打印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线的理瓶、灌装、包装和码垛等环节的全自动运行,全程都无需人工干预。通过对“黑灯工厂”的布局,园区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了30%。得益于柔性化生产技术,企业的反应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原来紧急订单需要耗费2到3天才能安排生产,现在仅需2小时就能完成转产。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自2002年建立至今,已发展成为联合利华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作为一个有近20年历史的生产基地,合肥工业园一步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形成柔性化制造、智能制造等优势,成为反应迅速、成本经济且完全数字化的公司。”联合利华北亚区供应链副总裁韩君芳说。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商业的飞速发展,供应链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目前,工业园已经实现真正的“一个平台”高效管理。通过一个覆盖供应链全流程各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跟进线上消费者反馈、生产状况、设施状态、物流运输信息等,并做出即时反应和决策,让供应链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 ,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自成立以来,中国声谷从壮大一个龙头到发展一个产业,从发展一个产业到营造一个生态。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声谷正以一年登上一个新台阶的速度,持续成长壮大。今年上半年,中国声谷营业收入达到450亿元,入园企业910户,今年底有望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入园企业超过1000户的“双千目标”。“从企业‘想出来’,到产品‘做出来’,我们竭尽全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中国声谷负责人表示。
我省提出,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牵引发展新经济,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推进“5G+工业互联网”,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持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等重点领域,瞄准“卡链”“断链”的产品和技术,完善攻关项目定向委托、“军令状”揭榜挂帅等制度,抓紧推进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的技术,提前部署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实现首台套设备1000项、首批次新材料200项、首版次软件500项。( 本报记者 吴量亮)
- 标签:美国好奇号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