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见闻:抢抓机遇 深度融合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一家企业 赵强 摄
中新网合肥6月2日电 (记者 赵强)近日,记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徽滁州、合肥等地,实地探访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建设中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声谷等,目睹了安徽省各地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正加快深度融合。
滁州是皖东门户,这里区位优越,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南京之间,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省实行市场化合作共建的第一个开发园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坐落于此。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馆 赵强 摄
“我们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00多个,协议投资超550亿元,其中,已投产企业110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24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70%。”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说,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据介绍,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2012年4月开工建设。园区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先进理念,坚持产业先行,聚焦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已成为中新合作的新实践、安徽园区建设的新探索和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
“我们落户这里,可以说是慕名而来,就是看上这边的区位优势、营商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兴说,他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交通的互联互通,现在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了。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开设的的长三角“一网通办” 赵强 摄
张伟兴告诉记者,除了便利的交通,这里的营商环境非常好,很有亲切感。“我们刚投资的时候,我提出了四个问题,当地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当场就解决了三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不到两个月也解决了。”
“研发中心在上海、模具加工在浙江、生产基地在安徽……”张伟兴介绍,2018年下半年,公司决定将汽车微特电机项目落户园区,用地150亩,主要从事汽车发电机、座椅电机、雨刮电机等微特电机产品生产。目前很多品牌车企都主动找上门来。
长三角“一网通办” 赵强 摄
智能鼠标、同声传译、智能公文写作……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展厅里,各种“黑科技”让人眼花缭乱。中国声谷运营单位高级副总裁毛媛媛说:“我们声谷建立了一个线上线下的营销平台,我们已经把线下的10多家实体店开设在长三角的各个区域,产品也销售到了长三角的各个区域。”
科大讯飞的语音产品 赵强 摄
据了解,中国声谷是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2020年1月,“中国声谷”项目列入安徽省政府“2020年10个方面重点工作”部署。截至2020年4月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总数达860家,百信、华通信安、龙芯中科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地;2019年基地核心及关联带动产值约800亿元。
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声谷情况 赵强 摄
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表示,合肥高新区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进长江三角一体化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对接寻找合作方向和内容,加强协同创新、融入产业分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高。
方向民介绍,近3年来,合肥高新区针对长三角区域开展优质项目的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50亿元。目前,合肥高新区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军民融合、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将长三角地区作为主要市场。高新区家电四大件约30%销往长三角地区;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国祯环保等企业的产品占据江浙沪40%的同类产品市场份额,海特微波、威宇通信等一批企业为长三角相关产业提供电子元器件与组件。(完)
- 标签:排列5预测
- 编辑:朴敏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