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阜阳生活  旅游

本网记者连线三位安徽援鄂医疗队员:与死神赛跑 为自己喝彩

合肥在线讯(吴晓珍 付艳 记者 黄湄)2月2日,记者连线了安徽援鄂医疗队队员、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袁净,她告诉记者,不管是重症的医生还是护士,看到患者病情哪怕是一丁点的好转,都会打心底里万分欣慰,特别是看到患者能从ICU安全转出,真的感觉是把他们从死神手里死死拽出来的!在金银潭,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讲述者: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袁净

“即便再娇小的女生,在这也能锤炼出一枚汉子”

2月1日,大年初八

因为没有合适时间点的班车,22:00和小伙伴骑车赶往金银潭ICU,上第一个夜班。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武汉的街头依然是那么冷清,还好有同行的小伙伴,不然凌晨4点下夜班的我真的不敢单独回酒店。

金银潭ICU里的病人都是急危重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大多带有人工气道,进行高级别的生命支持。俯卧位通气,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CRRT治疗,还有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称它为魔肺:ECMO治疗。不管是重症的医生还是护士,看到患者病情哪怕是一丁点的好转,都会打心底里万分欣慰,特别是看到患者能从ICU安全转出,真的感觉是把他们从死神手里死死拽出来的!在金银潭,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如果看过电影《生化危机》,就可以想象出那种场景,整个空气中好似到处弥漫着毒气,每个医护人员必须全副武装,后背背一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像大象鼻子的那种)好重,顿时又莫名无奈与心酸。由于包裹的严严实实像个粽子,与病房外围的讲话全靠对讲机呼叫,做的最多的手势就是手动比划“OK”!即便是挨着很近的同事讲话也要放大比平时更高的分贝, 因为不能喝水,所以每个班次下来,嗓子真的有着火的感觉!

有时候,病人太多中心供氧供不上,就必须靠搬氧气桶供氧,有一人高的那种大罐子,即便上着呼吸机,吸着100%纯氧的高流量都要接氧气桶,耗氧量可想而知,一个班次搬6-8个大罐,根本不在话下,即便再娇小的女生,在这也能锤炼出一枚汉子!

 

讲述者: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万荣

“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是一个团队”

2月1日,大年初八

我所在的南六病区是由一个普通病房改造的重症监护室,环境和设备比不上正规的重症监护室,中心供氧时常供应不上,每天都要和又大又重的氧气瓶打交道。

早上8点交完班后,穿上厚厚的防护措施进入病房,今天我接管了3个重症患者,上午一直在忙患者的治疗、护理、饮食等。中午一个小时左右的吃饭时间,大家轮流换衣服出来吃饭。吃完饭后,突然遇到病人需要抢救,几个人轮流胸外按压近一个小时,防护服里面一直在滴水,最后还是没能把病人抢救回来,我有点崩溃。但是现实不允许我们颓丧,很快我们就投入到终末处理和其他患者的护理中,还未处理结束,又接到通知,准备接两个新的病人进病房。

让人欣慰的是,快下班时,2个病人从我们这转回普通病房,走的时候对着我们竖大拇指,一直说“谢谢”,顿时感觉也不那么累了。

我们的护理组长是一个男同志,一天下来,也累到走不动路。脱去防护服,大家的衣服也都是湿的,虽然很忙很累,压力也很大,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看到别人忙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上去帮忙。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是一个团队,我们的共同敌人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讲述者: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沈杭

“体验了‘冰火两重天’”

2月1日,大年初八

今天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考虑到上夜班时工作量大,衣服穿太多不方便,所以我就轻装上阵,隔离服里面仅穿了一件单衣。

在ICU,患者没有家人陪护,上半夜我和战友们协助多名患者的大小便、吸氧、翻身、吸痰,倒水、打水、拿被子递衣服,几个小时都没停下来休息过,口罩里面全是汗,我能清楚的感觉到里面衣服全湿了,粘在身上很不舒服。

凌晨五点多,突然感到一丝寒意,冷得发抖,但只能忍着,我就原地不停的跳来取暖。结束夜班的工作,脱下护目镜时,里面竟然能倒出水来,取开口罩时,脸上也被压伤,双手被手套捂的发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在努力赢得这场战役。

休息时,我经常会想起六岁的女儿,她的样子始终浮现在我眼前。我爱人告诉我,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我的时候,大叫着“妈妈,妈妈,我看见妈妈了”,我的双眼顿时模糊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